引用:自由時報 2010/07/23  記者邱巧貞/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指出,紫外線無孔不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陽光強烈時儘量少出門,而很許多民眾都誤以為搽了防曬品就等於有了防護罩,而恣意在陽光下行走,卻忽略了搽防曬品其實只是防禦紫外線的最後一道步驟,能遮蔽陽光的長袖衣物、陽傘、帽子、墨鏡等都是事前預防曬傷、曬黑的重要環節。


紫外線傷害 兩階段進行

綺顏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詹育彰表示,當紫外線接觸肌膚時,所形成的傷害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個階段,
首先,當我們被紫外線曬到這是第一時間,有時肌膚反應會覺得有點發熱;但之後紫外線還可能會間接引發後續的發炎反應、自由基侵害等。
舉例來說,有些人被烈日曬到,當下肌膚沒多大反應,但到了晚上或是隔天,肌膚開始發炎、起水泡,甚至脫皮,這便是紫外線引起的第二階段後續反應。


前做好預防保護 曬後減緩傷害程度

詹育彰醫師指出,我們使用防曬品最主要目的是為了阻擋紫外線的直接傷害,
但正因防曬很難做到滴水不漏,紫外線仍有機會引起後續自由基增加等問題,所以光是抵擋陽光還不夠,
最好還要同時減低紫外線可能引發的後續反應。

減低紫外線傷害的作法可以從先前預防以及事後亡羊補牢兩方面著手。
科學報告研究指出,在日曬前,先行補充抗氧化成分,像是補充口服抗自由基成分,如維他命C、維他命E、Q10、松樹萃取、莓果多酚、葡萄籽等,能降低紫外線對肌膚造成的傷害,在搽防曬品前,也可先搽上抗氧化保養品,提升肌膚防禦力。

詹育彰建議,日曬後最好能在最短時間內儘速幫肌膚降溫,像是直接用水沖、冷敷等,進冷氣房也能降低膚溫,
但要特別注意,夏天溫度高,肌膚水分喪失快、容易乾燥,進到冷氣房雖能降溫,肌膚卻也容易乾,更要注意保濕

日曬後,除了可以使用蘆薈、甘草酸等舒緩成分鎮定肌膚,或抗氧化成分中和自由基,甚至也可以口服抗發炎藥物,避免掉後續的傷害。


曬後保養注意事項

詹育彰醫師表示,雖然白天肌膚處在防禦功能較為重要的狀態下,但白天使用美白保養品能增加肌膚的保護力、減低傷害,仍具有積極意義存在。
到了晚上,使用美白保養品著重再修護、抑制黑色素製造等作用。

邱品齊醫師也提醒,曬後肌膚處於敏感狀態,應避免馬上使用高酸度美白產品,也勿使用太刺激的去角質方式,而
面膜含水量高,其中防腐劑量也高,肌膚敏感狀況下使用容易導致刺激,曬後更要注意使用產品的成分組成。






Beauty 小舖 寵愛您的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小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